12月27日,山東省水泥行業工作會議在濟南召開。此次會議由山東省建材工業協會主辦,旨在總結分析一年來山東省水泥行業所取得的經驗與成果,同時就進一步貫徹落實國辦發〔2016〕34號文件,推動供給側改革,加快水泥行業轉型升級,促進水泥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做出安排與部署。會中,與會人員圍繞企業錯峰生產,停止生產32.5等級復合水泥,2016年全省水泥企業化驗室核審到期復評,GB175最新標準修訂情況等事宜展開充分討論,達成一致共識。

會議由山東省建材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劉龍主持。來自山東省經信委、環保廳、建材協會領導及中聯、山水等100余家水泥企業代表共計200余人參加會議。會議特邀中國水泥協會常務副會長孔祥忠,中國水泥標準化委員會副秘書長劉晨,山東省環保廳大氣污染防治處張璐科長、山東省經濟和信息化研究院工業產業一室李國芹主任、中聯水泥集團淮海運營區副總裁杜紀俊出席并分別發表講話。山水集團副董事長宓敬田、副總經理趙利平等領導出席會議。
會上,張璐就企業錯峰生產工作發表講話。她指出,水泥行業錯峰生產對污染物減排,特別是對冬季減少污染發揮了積極的作用;落實錯峰生產是貫徹落實山東省大氣污染環境條例的行動體現;錯峰生產是應對重污染天氣頻發的一項有效措施。近期,省經信委和環保廳將聯合開展錯峰生產相關的專項檢查活動,對于不落實國家和省級要求的企業將采取一定的處罰措施。希望參會企業不折不扣地落實國家環保相關要求,對水泥行業健康發展和行業轉型升級和全省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做出貢獻。
李國芹向與會代表介紹了山東省經濟和信息化研究院機構設置及其具體職能,充分肯定了行業協會在行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并表示將不斷拓寬與企業合作領域,充分發揮好為企業服務的職能。
山東省建材工業協會會長李鋒用數據詳細分析了2016年山東省水泥行業運行情況,并就錯峰生產開展情況進行了通報。
李鋒指出,山東省是水泥生產大省,十幾年來,水泥的產量在全國名列前茅。根據歷年山東省水泥企業利潤情況,在全國比例占10%-11%之間,2016年利潤應該接近或超過50億元。從行業發展的角度來講,經歷了2015年比較困難的時期,2016年山東水泥行業情況有所改善。這與中國水泥協會在全國范圍內組織跨地區的市場協調,推動全國水泥行業的效益提升所做出的巨大貢獻密不可分。目前山東省水泥行業存在的一個主要問題是產能過剩和產品結構的不合理。產能嚴重過剩、產品結構不合理,是水泥行業目前的主要矛盾。目前全省水泥企業產能利用率在50%左右。作為水泥企業來講,除了控制產能之外,還要在水泥產品品種上進行升級。企業要對水泥標準變化帶來的一些影響及時跟進,開發新的水泥品種,提高產品的附加值。
錯峰生產工作方面,李鋒指出,水泥企業錯峰生產對改善大氣質量、節能減排,化解水泥行業產能過剩矛盾和提質增效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目前,山東省水泥企業錯峰生產取得了積極進展,達到了預期的目標,得到政府、社會和企業的一致好評。水泥企業錯峰生產有效地緩解了水泥產能過剩帶來的市場壓力,大幅度削減企業熟料庫存并減少流動資金的占壓。山水水泥集團和中聯水泥集團在錯峰生產工作中起到了表率的作用,企業全部根據自律公約按期停窯,并保證了停窯的時間。
盡管如此,錯峰生產工作仍存在一些問題。一是兩部委的通知為實施錯峰生產提供了政策的支持,但是在實施過程中缺乏有效的行政處罰措施;二是部分地區的政府職能部門監管力度不夠,致使錯峰生產難以正常開展;三是個別企業缺乏社會責任感,行業自律觀念淡薄;四是非錯峰生產企業向錯峰生產的地區傾銷熟料,造成了不公平競爭,擾亂本地區水泥市場秩序。

孔祥忠圍繞行業發展形勢、錯峰生產和行業自律、去產能與市場整合三個話題發表講話。
孔祥忠指出,去產能與錯峰生產是整個水泥工業“十三五”期間兩大最重要的問題。針對水泥建材行業創新發展、產能優化問題,政府國務院辦公廳今年5月19號下發了關于建材行業去產能、增效益的指導意見,這個指導意見對水泥行業在“十三五”期間總體規劃,提出了具體政策和保障措施,需要嚴格貫徹落實。這既是行業協會的責任,也是企業的責任。山東省是我國水泥大省,早年曾是立窯技術最強的省,也是目前產業集中度較高的省份之一,一直以來是中國水泥工業的一面旗幟。要不斷發揮主導作用,通過創新發展模式、技術提升、管理改善,為中國水泥行業的發展不斷做出貢獻。
孔祥忠指出,錯峰生產不僅是冬季和特殊季節減少污染物排放的有效措施,也是有效化解產能過剩的手段之一。但錯峰生產并不是紙面上的,它要靠政府政策支持和行業自律。運用行業自律并通過錯峰生產來主動調整市場供需,維護行業利益,促進水泥企業健康發展。在貫徹國務院錯峰生產政策上,大企業發揮了很好的帶頭作用,希望各水泥企業高度重視錯峰生產工作,主動承擔社會責任。
孔祥忠進一步指出,明年整個行業要在推行錯峰生產的基礎上,確實開展去過剩產能的工作。在去產能工作上要不斷創新,比如嘗試組建省區級的水泥投資管理公司,用專項資金去引導過剩熟料產能主動退出,同時要從產品質量監管角度,引導部分質量差的水泥粉磨企業退出市場。
企業發言環節,山水集團副董事長宓敬田和中聯水泥集團淮海運營區副總裁杜紀俊圍繞供給側改革、企業轉型升級、落實錯峰生產等話題分別進行主題發言。

宓敬田在發言中指出,通過市場協同,山東水泥行業效益逐步回升,成為全國行業協同的典范。但也應看到,隨著協同的深入,自身的局限性也逐步顯現。協同是化解當前產能過剩的治標之舉,難從根本上解決產能過剩問題。要真正實現“去產能調結構增效益”的目標,最終途徑還是要深入推進供給側改革,加快行業轉型升級。
宓敬田建議,一是推動供給側改革、水泥行業轉型升級,大企業集團要勇于擔當。二是推動供給側改革、加快行業轉型升級,創新舉措搭建平臺是關鍵。當前在不增加國家和社會負擔的前提下,組建水泥投資管理公司,建立長效行業退出機制,是化解水泥過剩產能的最佳途徑,也是實現市場統一運作、錯峰統一調度、技術交流共享的有效平臺。三是推動供給側改革、加快行業轉型升級,要有環保稅收財政等相關配套政策作保障。
宓敬田表示,水泥企業錯峰生產對改善環境、節能減排,化解水泥行業產能過剩矛盾意義重大。下一步工作中會充分發揮大集團引領與擔當作用,維護好行業錯峰生產的成果,為水泥行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貢獻力量。
關于組建山東水泥投資公司的進展情況,宓敬田表示,山東水泥投資公司的組建是一個大膽的創新,目的在于通過行業自律、創新將國家供給側改革政策落地。經過近兩個月積極爭取,組建工作在穩步推進。當前淄博市淄川區水泥平臺已經搭建完畢,取名為淄博聯合水泥管理有限公司,將擇期掛牌運營,這對貫徹落實供給側改革、水泥行業結構調整會起到推動作用。
會中,中國水泥標準化委員會副秘書長劉晨介紹了水泥標準的修訂工作情況,幫助與會水泥企業厘清標準內容,進一步提高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