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2014年水泥行業的回顧
??2014年,中國水泥行業在國內外經濟增速放緩,經濟下行的不利形勢下,行業協會與廣大水泥企業一起,堅持把貫徹國務院[2013]41號文件精神,有效化解產能過剩作為全行業工作重點,以兩個遏制和推進節能減排為抓手,努力降本增效,倡導行業自律,探索錯峰生產,克服了效益嚴重下滑的不利因素,依然保持了良好的經濟效益。2014年全國水泥年產量僅比上年增長1.8%,是24年來增速最低的一年;全行業實現銷售收入9792.11億元,比2013年增長0.92%;實現利潤總額780億元,為歷史第二高位。在困境中能取得如此成績,歸納一下具體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首先,遏制新增產能繼續有效推進。全行業把貫徹落實國務院[2013]41號文件作為工作重點,中國建材聯合會、中國水泥協會會同各地建材(水泥)協會先后召開了十余次大型的宣貫會與研討會,其中包括三場大型論壇——“西南地區水泥論壇”、“東北地區水泥論壇”、“長江中下游地區水泥論壇”,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和各省級政府領導多次參加會議,覆蓋15個省區,千余家水泥企業參與。444家水泥企業聯名簽署了遏制新增產能承諾書,承諾不再新建生產線。從工作范圍到工作深度,在遏制新增產能方面都是工作力度最大的一年,并且取得了明顯的成效。繼2013年新增水泥熟料生產線比2012年減少41條后,2014年又減少了17條,共計減少58條新增熟料生產線。對今后全行業遏制新增產能的工作得以繼續有效開展起到了堅定信心的作用。
??其次,北方地區水泥錯峰生產成為行業新的探索與實踐。錯峰生產作為一項創新的、探索性的、大膽嘗試的工作,在新疆和東北地區首先推開與突破,得到了國家政府主管部門和各地水泥協會、企業的支持與響應,同時帶動泛華北地區積極推進,從2014年年底新疆、東北地區的開始實踐,到2015年年初全國北方地區已有10個省市全面推進。錯峰生產對我國水泥工業減少能耗與排放,履行社會責任,推進社會文明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有進步意義的作用,同時還促進了企業間的互信協作,為進一步推進北方所有采暖地區的錯峰生產起了很好的帶頭作用。在一些相關工作做好的前提下,對社會、對企業都有現實意義。
??第三,水泥企業“走出去”的緊迫感和自覺性進一步增強;企業間的相互參股邁出了新的步伐,為行業組織結構調整和改變產業布局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一批骨干企業率先領悟到推動先進的技術、裝備走出國門,提高國際化水平和國際市場份額是新形勢下發展的必由之路,發展的布局不能只在國內。海螺(295.04元/噸,-0.14%)、華新(343.75元/噸,0%)等大型企業不僅已在國外投資建廠,而且還有新的探索和擴展。在“一帶一路”戰略的牽引下,在大企業的帶動下,要求“走出去”的企業越來越多。
??中國建材股份公司先后向7家上市公司參股,這種新舉措以資本為紐帶,打開了大企業之間相互持股的大門。這些創新舉措將為布局結構調整和兼并重組擴展內涵提供新的模式,它代表著中國水泥產業組織結構調整的一種方向。
??第四,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技術裝備研發邁出了關鍵的一步;行業節能減排工作伴隨著國家新標準的發布得到有力推進。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技術裝備研發的進步有兩個標志,一是研發的關鍵技術已經全面開始啟動,同時提出到2015年關鍵技術的研發與攻關突破要達到65%;二是制定了第二代新型干法技術裝備的研發達標標準和驗收標準,明確了研發的要求與達到的目的,就是世界領先水平而不是世界先進水平。同時對輔機、耐火材料的研發提出了標準,標志著研發工作的全面推進與實施。
??與此同時,節能減排工作隨著執行新國標GB16780-2012《水泥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明確了淘汰達不到國家水泥單位產品能耗限額定制要求,環保部發布的GB4915-2013《水泥工業大氣污染排放標準》,明確了達不到國家水泥企業大氣污染排放值的生產線要淘汰。從而促進了水泥行業,特別是水泥企業的緊迫性、自覺性,加快了在脫硫脫硝、收塵等方面的技術改造步伐。
??第五,水泥企業在市場競爭及行業自律方面更加理智化。這一點在2014年表現得尤為突出,企業的理智也使地方各級協會的作用得到進一步發揮,很多企業意識到競爭應該從以往的價格無序競爭轉移到通過節能減排降低成本,通過合理布局優化資源配置的有序競爭,行業利益高于企業利益,企業利益孕于行業利益之中的正確理念進一步深入,從而使得企業降本增效的自覺性有了提升,存量資產的優化與效能進一步得到重視,穩定行業效益的共識得到增強。在國家經濟增速下滑的宏觀背景下,水泥行業取得780億元的利潤總額就是最好的佐證。
??二、2015年面臨的嚴峻形勢
??我國經濟發展經歷了長期的高速增長,開始步入增長緩速穩定的新常態。水泥行業也在從過往的以速度和增量為主導,轉向以創新提升、提高資源能源利用率,提高品種質量和效益為發展主旋律的新階段。2015年水泥行業仍然面臨著很多矛盾,既有做好工作的前提,又有挖掘潛能的可能,但是,形勢相當嚴峻。歸結為以下四個方面因素:
??第一,從經濟運行趨勢和市場需求角度來看,整個經濟運行下行的壓力有增無減,雖然政府將今年GDP的增長指標定在7.4%,卻是近年來最低的一年。水泥銷售的市場需求不會有大的增加,即使有增加最多預計也在2%~3%徘徊。同時,一批違規或經地方核準的新增生產線的新增量仍會超過市場新增的需求量,給市場帶來沖擊,所以競爭將更加激烈。
??第二,從生產成本的構成角度看,行業維持較好的利潤總額,其中也得益于近兩年煤炭價格的持續下跌,從而為水泥制造成本降低創造了很好的機會,但是今年煤炭降價不會出現像前兩年那種頻率多、幅度大的現象了。因此,單純靠外部因素降低成本的可能性越來越小,企業靠內功挖掘潛力、降本增效的壓力會越來越大。
??第三,從投資環節的角度看,由于新增產能尚未從根本上真正遏制住,加上水泥的利潤雖然不是很高,在很多行業不賺錢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出于利益的驅動,新增新建生產線還會出現,將對現有存量市場形成再度沖擊。
??最后,從價格波動的趨勢看,2014年水泥行業的價格與效益從一季度到四季度幾乎一直在下降,盡管中途有反彈,但到年底仍處于歷年來較低的水平,按照這個慣性趨勢走下去,由于冬季減產和放假等原因,今年一季度利潤總額總體還會比去年四季度降低,因此預計到今年二季度多數地區與企業尚不能從低谷中走出來,今年下半年受投資拉動或可值得期待,但目前看透明度不足。因此,2015年整個水泥行業的經濟效益提升與穩定將面臨嚴峻的考驗。
??三、任務艱巨責任重大應對困局迎接挑戰
??要化解上述四大不利因素,應該從五個關鍵點加以解決。
??第一,必須要扭住發展方式的轉變,推進結構調整,使轉型升級向縱深轉折。
??要遏制產能新增、控制總量不新增,通過淘汰落后產能,把總量控制在現有產能規模之內。遏制新增,要做到嚴格控制新增產能,才能減少對存量產能的沖擊,如果化解的過剩產能還不如新增產能多的話,行業必將持續走弱。淘汰落后,要依據國家對能耗、排放、質量要求,制定相應標準,要使32.5水泥逐步、盡早退出市場;要轉型升級必須加快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裝備技術的研發,必須做到在今年年底關鍵技術裝備研發進度達到65%以上,輔機、耐火材料的技術裝備研發進度達到50%;要優化存量、延長產業鏈,不但是向上向下延伸,還要延長至服務、流通、產品的裝備配送等產業鏈。要從單一的產品制造加工向產品服務方向延伸,要有服務到用戶的意識,改變傳統經營觀念,減少采購、銷售等中間環節。
??第二,著力推進水泥產業組織結構調整。
??需要研究新的兼并重組政策。目前的兼并重組多處于徘徊或停滯階段,問題出在缺乏政策對市場的有效推動。兼并重組缺乏政策的引導與扶持,由于執法不嚴,能耗、環保不達標的小企業就沒有緊迫性,由于缺乏扶持優惠政策,大企業缺乏積極性。因此需要通過政策的拉動才能有效地調動企業。兼并重組是市場行為,但中國的市場也包括政府行為與政策在市場上的作用與調控配置,離開了政府作用的市場是不完整的。因此今年推動政府出臺政策的工作要繼續堅持做下去,要用新思路、新政策、新機制推動兼并重組。
??要推廣與支持通過交叉持股推進合作與重組,提倡在同一區域內交叉持股,發展各種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經濟;通過交叉持股和重組,使水泥企業從產權制度、股權結構、經濟體制構架方面產生變化,推動大企業間的聯合經營,推動區域之間的聯手共贏,是我們應該研究和實施的工作。
??要加快中國水泥企業走出去的步伐,尋找有發展需求的國家投資水泥企業,或是興辦建材產業園區,把其他相關產業帶出去。創造條件、搭建服務平臺,增加國際市場占有率,實現發展布局的調整。
??第三,緊緊依靠行業力量,強化行業自律,尊重價值規律,穩定行業效益。
??我們要做到統一認識,要把企業利益融入行業發展的主渠道,只有維護行業的利益,才能保證企業的利益。尊重客觀價值規律,是穩定行業效益的理論基礎,只有尊重價值規律,水泥價格才有真正保證。價格是由價值決定的,價值是根據產品生產過程中所耗費的人力財力物力,以及產品在社會經濟中的地位,作用及產生的效果所決定的。由于我們長期以來對這個價值觀的不夠重視,造成了無論與國內的鋼鐵、煤炭等原材料行業,還是與國外同等發展中國家水泥行業相比,我國水泥工業的利潤都是在極低的狀況下長期維持。這個問題必須引起我們行業高度的重視和深入的研究。從總體上中國水泥的價格在全球是屬于最低的國家之一。
??在北方地區繼續推行錯峰生產,有計劃、有目的、有秩序地總結經驗,加以推廣,在推進節能減排,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同時,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另外,還需要發揮地方水泥協會的作用,抓正面典型,樹立行為端正、以身作則、服從與支持行業發展大局的企業,充分利用媒體輿論和社會監督,宣傳行業正能量;對新增產能要及時曝光和制止,對利用不合理價格擾亂破壞市場的企業及行為要敢于批評,以保證和維護市場相對穩定。
??第四,積極優化存量,全力推進節能減排。
??必須堅持降本增效,把優化存量作為新常態運行的主要著力點,挖掘自身的潛能與效益;精心制定有針對性的有利于推進水泥窯協同處置城市垃圾固體廢棄物的專項政策,力爭該項工作從政策和推進實施的生產線數量都有實質性突破;繼續推動收塵,脫硝等節能減排,在加快進程的同時,堅持兩條腿走路,兩個二代研發從更高的技術層面,從窯體和預熱器的節能減排功能方面要有所突破;大力加快節能減排服務產業鏈的構建,從能耗、環保排放測定、評估、達標等方面建立完整的服務產業鏈,為不具備上述條件的中小企業提供系統服務。
??第五,在協會工作中要提高對行業共性問題、動態問題,不良苗頭的洞察力和預測預控預防能力,具有提煉、歸納、集成行業進步思想和新鮮經驗的能力。
??協會對已經出現的問題和將會出現的問題,要及時做出反應,提出導向意見與能動的作為;要提升協調能力,與地方協會,與各地水泥協會,與副會長單位都要及時加強宏觀層面、政策層面的溝通與協調,使行業的發展與協調建立在水泥行業的各個層面上;提升水泥協會自身改革的能力,經濟效益,人才素質,工作方式,協同合作的功能都要提高。
??每一項工作都很重要,很多工作是長期的,必須堅持做,鍥而不舍,必須統籌規劃,有序進行。不論對存在的問題和應對的對策,不能要求每年都有新的,有的問題需要若干年才能解決,但工作方式和工作舉措是要年年創新的。觀點未必每年都是全新的,不必為吸引眼球去臆造觀點,重要的是對已有的觀點進行實踐檢驗和深入研究,最終需要解決問題,破解困局的問題要落地。只要我們的水泥企業家以行業利益為重,用于創新,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