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去產能一年多行業“回春” 水泥企業積極進行產能互換
發布時間2017-01-04 瀏覽次數: 8871 次
2016年初以來,鋼鐵、煤炭、水泥、平板玻璃、電解鋁、船舶、煉油、輪胎、化工等9大行業的去產能成為山東供給側改革重中之重,時至2016年末,記者從相關政府部門獲悉,目前鋼鐵、煤炭去產能目標已提前完成,其他行業的產能利用率也得到大幅提升。
煤炭是山東能源生產的傳統支柱性行業,產量占全省一次能源生產的70%,省煤炭局黨組成員于秀忠介紹,2016年內,全省已關閉煤礦66處、退出產能1960萬噸,分別完成全年計劃的113.8%和120.6%。
相比之下,鋼鐵行業去產能進度要更快些。來自省經信委消息,山東在今年10月份就完成國家下達的540萬噸鋼鐵去產能任務,壓減生鐵和粗鋼產能各270噸,提前了整整3個月。同時,山東省政府近日還組織對“地條鋼”進行集中排查,防止鋼鐵去產能“邊減邊增”。
山東是全國地煉產能最集中的省份,占全國地煉總產能的70%。據山東電視臺消息,通過淘汰落后產能置換原油進口量的方式,全省地煉行業已淘汰落后產能4475萬噸,同時地煉開工率也大幅提升,東明石化副總裁張留成介紹,山東前9個月的地煉開工率達到73.8%,同比提高35%。
同樣,山東也是全國水泥主要生產基地之一,除實行錯峰生產壓縮產能外,同業企業也在自發組織實施產能互換。據《大眾日報》近日報道,山水、金隅冀東、天瑞等水泥龍頭企業達成相關協議,在全國多地互換產能。山東電視臺的消息顯示,山東水泥行業產能利用率已達78.2%,而宓敬田告訴記者,今年水泥行業利潤平均增幅達13%,如山水集團前10個月利潤就同比增長47%,毛利率達20%。此外,電解鋁、平板玻璃和輪胎的產能利用率也有了大幅提升,分別達86%、81.6%、92.6%。
山東省統計局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山東三產增加值達23216.1億元,同比增長9.2%,占比47.7%,超過第二產業2.6個百分點。而山東省政府新聞吹風會上了解到,截至11月底,山東化解產能過剩企業已分流安置職工41861人,完成全年計劃93.3%。
在去年12月26日召開的全省經濟工作會議上,確定2017年將分類施策去產能,積極推進兼并重組,推動產能取得實質性進展。
來源:山東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