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C12+3峰會和行業50強論壇剛剛結束,今年行業發展的重點是去產能、強自律、增效益、推創新、降污染,這也是水泥行業今后很長一段時間的重點任務。
泛東北水泥產能嚴重過剩和冬季期貨的做法已危及到當地絕大多數企業的生存問題;晉冀魯豫水泥市場逆水行舟,在全國市場具有承上啟下、東播西流的作用。因此,泛東北壓減嚴重過剩產能、根除傳統計劃經濟遺留的落后經營理念;晉冀魯豫強化供需動態平衡協調機制、穩定市場價格體系、提高環境排放標準、加快淘汰落后產能,這是兩大地區近三年的重點任務。
晉冀魯豫和泛東北地區水泥行業要完成上述各項任務,就必須深刻領會黨的十九大會議精神,堅定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決心,創新思維、創新實踐才能克服行業發展中的困難,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當前,最重要的是企業領導人的觀念轉變,必須突破舊體制機制的思想約束。希望每個企業領導人和協會負責人,將個人的事業成就與行業未來發展的趨勢相結合,為完成水泥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做出更大貢獻。

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實質是建立市場化機制的改革
結構調整通常采用經濟的、法律的和行政的三種手段,更多的是采用行政手段,本質是執法。如上一輪水泥行業淘汰立窯,有國家產業政策要求,國家政策也是法律的范疇。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要通過改革的辦法,從體制機制入手解決問題,是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更好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這個體制機制問題,就是建立市場化機制,探索和實踐新舊動能轉換模式。
結構調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個是“調整”,一個是“改革”,指向都是“結構性”,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外延比結構調整更大。
習近平在2016年1月18日的講話中指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增強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全要素生產率。
因此,全行業要認真學習和貫徹黨的十九大會議精神,深刻領會水泥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核心,大膽創新市場化發展模式、勇于探索和實踐以去產能為重點的機制建立。以淄博聯和水泥公司為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平臺建立,她將代表著行業發展的未來。
二、區域水泥平臺公司建立的目的和發展路徑
以淄博聯和水泥公司為主的一批區域市場平臺公司的建立,將為下一步水泥去產能奠定良好的政策空間和市場環境。
區域平臺公司的建立是企業的市場化行為,但要盡可能征得地方政府的理解和支持。必須將平臺公司建立與地方政府抓經濟發展、改善環境、提高資源利用水平、探索新舊動能轉換機制相結合;必須將平臺公司建立與股東企業的經濟效益、合作共贏的企業文化建設相結合。
區域平臺公司的建立的目的是為了完成水泥行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任務,即“三去一降一補”。這與政府抓經濟發展和宏觀調控的目標是一致的,得到政府的政策面支持是早晚的事。
我個人考慮平臺公司的發展路徑為:
第一步:組建股份公司、遏制新增產能、穩定區域價格。
按區域內各家企業熟料產能占比為注資股本權重來重組建的平臺公司,首先對區域內新增產能進行遏制,即使減量產能置換項目也要拿到平臺公司上討論。落實錯峰生產、停窯限產計劃,以產品利潤最大化為經營宗旨。
第二步:統一經營、統一采購、突破舊體制、連片推廣。
統一經營和統一采購就是通過各家股東委托平臺公司產品銷售權、大宗貨物采購權,降低企業運行管理成本,將平臺公司做實做大做強。
“兩統一”就是要打破股東之間的現有體制界限的混合經濟改革,更是對平臺公司每個領導人的傳統觀念的挑戰。觸及每個人的利益格局的改變才是真正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連片推廣就是將一個省(區)內科學劃分的多個小區域市場都分別建立相同模式的平臺公司,將原來省內上百家企業之間的市場協調變為幾家區域平臺公司之間的協調,這也減少了政府執行政策的行政成本。
第三步:組建省級水泥投資發展集團公司,設立去產能專項基金。
當省(區)內絕大多數小區域市場平臺公司運行后,將會出現省內市場供需平衡,企業效益穩步增長,行業自律蔚然成風。這時由行業協會牽頭,各家平臺公司注資成立省(區)級的水泥投資發展集團公司。
水泥投資發展集團公司主要應該有三項職能:
1、全省水泥技術創新的投資業務,水泥產業鏈延伸項目投資,水泥國際貿易和境外水泥項目投資,為企業的投融資和擔保業務等;
2、向政府申請備案設立水泥去產能專項基金,啟動帶補償機制的市場化去產能工作。成立專項基金管理團隊,規劃去產能方案,執行去產能資金補償手續。
3、推動企業兼并重組。一是推進平臺公司內的股東之間收購重組,二是鼓勵全國前10強大集團對平臺公司的整合并購,加速行業集中度的提升。
可以設想,如果大多數省區都建立了區域平臺公司,全國的水泥市場將趨于平穩,價格波動減少,企業效益穩定,去產能工作才有了抓手,企業兼并重組才有了動力,行業技術創新的支撐力度更大,和諧共贏的局面可期。
三、錯峰生產和降低污染排放總量
從錯峰生產和停窯限產的實踐,我們看到了行業自律帶來的企業效益。這是在行業集中度不高的情況下不得已的做法,但它對市場有效,必須長期堅持并常態化。
中國每年生產23億噸水泥,消耗的資源、能源是巨大的,帶來的污染排放總量也是可觀的。堅持水泥工業的綠色發展,要主動降低水泥行業污染物排放總量。一是主動降低生產過程中的污染物排放總量。更多的企業要主動執行GB 4915-2013標準中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來嚴控生產。二是壓減產能規模來降低污染排放總量。在行業發展的特殊歷史階段,停止生產普硅32.5強度等級水泥、加快淘汰眾多的小型水泥粉磨站企業是手段。
四、嘗試推行水泥產品銷售以質論價
改變水泥銷售長期以量定價為以質論價。同等強度等級水泥品種,按三天強度的每MPa為15-20元來計算出廠價,強度越高,價格越高。我們水泥企業采購燃煤時,不也是按照熱值大卡來以質論價的嗎,為什么不能水泥也參照煤炭一樣以質論價?
水泥產品以質論價有利于市場公平競爭,有利于企業技術提升,提高了資源綜合利用水平,打擊了低質偽劣產品,加快落后產能退出。這也是水泥去產能和降低污染排放總量的手段之一。
來源:數字水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