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32.5等級水泥全面停產
發布時間2018-07-11 瀏覽次數: 9884 次
新疆全面取消32.5等級水泥已有一年,區內水泥企業是否還在生產32.5等級水泥、市場上有沒有銷售32.5等級水泥、下游企業及建設工程受到了怎樣的影響?為了解清楚以上問題,記者分赴新疆各地,走訪水泥企業、銷售集散地、商混站、建設工地、各級政府主管部門,對新疆全面取消32.5等級水泥進行了深入調研。
42.5等級水泥成為市場主產品
新疆是全國水泥產能過剩最嚴重的地區之一,其產能利用率基本維持在40%左右。新疆全面取消32.5等級水泥之前,32.5等級水泥的市場占比在60%以上,各企業生產32.5等級水泥時使用熟料的比例也存在巨大的差異:設備先進、注重質量和品牌的企業,熟料用量基本在65%以上;部分設備落后、能耗較高的企業,為獲得成本優勢,熟料用量長期低于50%,且摻加的混合材種類繁多。另一方面,由于在強度檢測中難以區分32.5等級水泥的優劣,大部分企業只能壓低價格搶占市場,新疆水泥企業長期在成本邊際、甚至低于成本邊際的環境下“惡斗”。
根據記者走訪調研的情況,新疆全面取消32.5等級水泥一年來,當地的水泥企業已經全面停產32.5等級水泥。執行到位一方面是因為政府部門執行政策到位,新疆行管辦聯合住建廳、質監局嚴格進行聯合監督檢查。另一方面,下游市場的選擇也加速了政策的落地。以烏魯木齊為代表的北疆地區由于氣候寒冷,每年有五六個月時間無法正常施工,為縮短建設工期,工程建設方普遍使用C30以上等級的混凝土進行施工,且需要混凝土的3天強度達到70%設計強度,一般要求達到20MPa~25MPa以上。雖然使用32.5等級水泥也可以拌和C30混凝土,但其3天強度達不到工程建設方的需要,混凝土生產企業本身就傾向于使用42.5等級以上的水泥。加上政策出臺后的疊加效果,42.5等級水泥迅速成為新疆水泥市場的主力產品。
全面取消32.5等級水泥對水泥市場的影響,可謂立竿見影。去年5月1日前,新疆水泥價格最低時,32.5等級水泥的售價為160元/噸,每銷售一噸水泥,企業要虧損50元。轉產42.5等級水泥后,除去設備折舊,每噸水泥還有20元毛利。從行業效益的角度看,全面取消32.5等級水泥,提高了熟料的利用率,緩解了產能過剩,增加了行業利潤,這才使得新疆大部分水泥企業扭虧為盈。
商混企業已完成相應技術調整
關于全面取消32.5等級水泥,業界普遍的擔憂是供給結構發生變化后,下游企業在技術上和經濟上能否適應。就這一問題,記者先后走訪了烏魯木齊、阿克蘇、哈密的商品混凝土生產企業和預拌砂漿企業,得到的回答都是“影響不大”。
以烏魯木齊為代表的北疆商混企業中,很多在10年前就已經擁有自己的摻合料粉磨設備,企業自身可以生產混凝土微集料,使用42.5等級以上水泥可以更好地控制混凝土的性能,保證工程質量。全面取消32.5等級水泥,對北疆的混凝土和砂漿企業基本沒有影響。
記者在哈密采訪時,有企業提出全面取消32.5等級水泥給商混企業帶來了“麻煩”。這一“麻煩”的重點在于,商混企業拌和C15、C10以下等級混凝土時需要重新調整配合比,增加了實驗室的工作量。對此,企業的呼聲是盡快修改C15以下混凝土的相關標準。按照現行標準,C15混凝土中最低膠凝材料的使用量為300千克/立方米,為了降低強度商混企業就要多摻骨料,而多摻骨料會造成混凝土的和易性下降。另外,也有企業認為對商混企業來說,水泥的等級越多,拌和混凝土時越方便,但前提條件是水泥企業必須充分說明水泥中摻合料的種類、比例和料級,而大部分32.5等級水泥的生產企業不愿意作出詳細說明。
經濟效益方面,混凝土企業提出兩個觀點:一是雖然42.5等級水泥單價更高,但是當32.5等級水泥和42.5等級水泥價差在60元/噸范圍內時,使用42.5等級水泥的經濟性更好;二是全面取消32.5等級水泥后,商混企業的成本和售價同步提高,利潤空間反而有所上升。
工程建設企業落實到位
據記者了解,新疆全面取消32.5等級水泥后,終端使用環節中,工程建設領域基本落實到位,僅農村小型工程和家裝領域仍有少量使用32.5等級水泥的情況。
2016年11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出臺《關于轉發新疆水泥行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實施方案的通知》(新政辦發[2016]159號)文件后,新疆各相關部門就開始制定各自的配套政策。比如新疆住建廳、發改委、財政廳、經信委于2017年8月8日出臺文件,對建筑、裝飾、安裝及抗震加固工程、市政工程、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園林綠化工程、房屋修繕工程的計價依據進行了調整,為建設單位使用42.5等級以上水泥提供造價依據。
哈密市則由經信委、住建局、質監局、工商局聯合出臺文件,在設計施工圖紙、建設工程造價、項目招標、施工現場、建筑實驗室、流通市場等環節明確各單位職責,為全面取消32.5等級水泥做好充分準備,實現了32.5等級水泥“實驗室不檢、商混不用、企業不產”。
農村小型工程和家裝領域,目前還存在使用袋裝32.5等級水泥的現象,主要出現在南疆和東疆地區。其原因一是使用端監管困難,二是流通端無法阻止外省份32.5等級水泥進入市場。
粉磨站專業分工差異發展
在全面取消32.5等級水泥的大討論中,我們注意到一些擔心粉磨站生存問題的聲音,為此記者專程走訪了部分沒有水泥窯的粉磨企業。
新疆的水泥粉磨企業大致處于三種狀態:一是生產42.5等級水泥;二是轉型生產混凝土微集料;三是關停并退出市場。
從技術和裝備方面考慮,粉磨站生產42.5等級水泥和轉產混凝土微集料都不存在障礙,企業之間三種狀態的區別,取決于企業自身的經營水平和市場的供需關系。
據記者了解,在南疆,粉磨站基本都已轉產42.5等級水泥,且水泥價格的上漲使企業有了更大的利潤空間。在北疆,一部分粉磨站轉產42.5等級水泥,另一部分轉型混凝土微集料的生產,為商混企業提供高品質原料。在東疆,受市場供需嚴重失衡影響,有一家產能30萬噸的粉磨企業由于技術工藝落后、市場競爭力弱已經關停。
無窯粉磨企業的生存,終究取決于企業自身的技術、能效、管理、經營的水平,以及企業是否在市場競爭中不斷進步,應該完全交由市場調控。未來,粉磨企業有望實現專業化分工、差異化發展。
省際接壤地區受到沖擊
記者進行了兩天的調研,并在兩個水泥銷售集散地發現了銷售袋裝32.5等級水泥的情況。
據記者了解,哈密市緊鄰甘肅省敦煌市,兩市之間交通極為便利。新疆又是西北煤炭的主產區,每天有大批車輛將煤炭從新疆運往甘肅,而這些車輛通常要空駛回新疆,因此從甘肅到新疆的運輸費用極為低廉。兩種因素相疊加,使得甘肅水泥的銷售半徑覆蓋到了新疆市場,其中對哈密市場的沖擊最為明顯。
哈密市經信委的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哈密市有水泥產能460萬噸,實際水泥產量為92萬噸,產能富余量達4倍以上,而哈密市的人均水泥用量已達到2噸,需求基本飽和。在這樣的產業背景下全面取消32.5等級水泥,本是哈密市去產能的重要舉措之一,實際上卻為其他省市水泥企業騰出了市場空間。受此影響,哈密市的水泥價格明顯低于新疆其他地區。
2017年,哈密市水泥行業在市場供需關系嚴重失衡的情況下,完成利潤1765萬元,實現扭虧,主要得益于新疆全面取消32.5等級水泥后,水泥價格整體回升的紅利。今年,哈密市水泥需求進一步萎縮,若沒有價格支持,當地水泥企業恐將再次面臨虧損的境地。對此,除了禁止區外32.5等級水泥的流入,最有效的解決辦法還是等待全國范圍內全面取消32.5等級水泥。
通過全面取消32.5等級水泥,新疆水泥行業的熟料使用比例大幅提升,標志著新疆水泥行業結構調整取得階段性成果,水泥窯、磨利用率的提升,不僅節約了能源,提高了生產效率,也等同于去產能工作取得關鍵進展。作為下游產業,商混企業和工程建設單位迅速調整,迅速適應,產品質量、工程質量均有提升。無窯粉磨企業運行良好,個別落后企業的關停,則是水泥行業調整產業結構,實現供給側改革必須付出的代價。一年來,新疆水泥行業的實踐表明,全面取消32.5等級水泥完全可行,對水泥產業鏈的高質量發展,有著明顯的推動作用。
來源:中國建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