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水泥網訊,為全面推進水泥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水泥粉磨企業轉型升級,實現整個水泥行業高質量發展目標,12月24日,由中國水泥協會主辦的“全國綠色粉磨企業建設研討會暨中國水泥協會水泥粉磨企業分會成立大會”在海南陵水召開。會議由全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辦公室水泥產品審查部、北京國建聯信認證中心協辦。
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建材處處長岳全化,中國水泥協會執行會長孔祥忠,全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辦公室水泥產品審查部主任武慶濤,合肥水泥研究設計院科技委主任包瑋,海南省建筑材料工業協會秘書長符傳偉,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建材處趙輝,貴州省水泥協會會長、貴州西南水泥總裁龔雷海應邀出席。還有來自全國各地的水泥粉磨企業、省級水泥(建材)協會、相關科研院所、專業技術產品服務機構近400名代表參加會議。本次大會旨在推動水泥粉磨企業與粉磨技術裝備科技進步和綠色高質量發展,改善水泥粉磨企業經營環境,提升行業綜合競爭力,為水泥行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會議由中國水泥協會副秘書長陳飛,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質量管理辦公室工程師唐興共同主持。
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建材處處長岳全化在大會上作了重要講話。他首先代表工信部原材料司對大會的召開表示祝賀。岳全化處長指出,2020年中國水泥行業在遭受疫情的困難市場環境下,仍然取得了驕人成績,必須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認可。
岳全化處長對水泥行業未來發展提出三點思考與建議:1、鞏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果。自2016年水泥行業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來,水泥行業不斷進取、屢創佳績,希望能夠繼續深化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明確和樹立行業的正能量。2、實現綠色發展。繼往開來,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新征程,企業綠色發展是大勢所趨、潮流所向,水泥作為高排放行業,必須要順應時代綠色發展潮流,否則就會被淘汰。3、智能化發展。當前大數據、云計算已深入人們日常生活中,隨著工業技術和信息技術的融合,加快發展智能制造,是水泥企業未來的競爭所在,不能再依靠經驗來控制質量,需要開啟智能制造新模式。他還介紹了近期工信部原材料司建材處關于 “產能置換”、“錯峰生產”兩項產業政策的修訂內容,他表示,作為行業主管部門將不遺余力的為行業實現穩增長、可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支持。他要求,水泥粉磨企業要提高站位、嚴控產品質量,中國水泥協會水泥粉磨企業分會的成立,標志著水泥粉磨企業未來發展將會走向更加規范化和標準化,粉磨企業有了自己的平臺、自己的組織,要積極建言獻策,為水泥行業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海南省建筑材料工業協會秘書長符傳偉致辭,他表示,中國水泥協會水泥粉磨分會成立大會選在海南陵水召開深感榮幸,感謝中國水泥協會領導對海南的厚愛,本次大會召開對海南水泥行業具有重大意義,希望海南省水泥企業以此次會議為契機積極向各位專家學習取經,積極與同行企業交流經驗,不斷吸收和引進先進理念和技術,進一步更新管理理念,創新管理機制,加快技術創新和提高產品質量,壯大海南省水泥行業。他向與會代表簡單介紹了海南省的經濟發展、地理和人文歷史,最后他預祝大會圓滿成功。
中國水泥協會執行會長孔祥忠在致辭中指出,中國有3400多家水泥企業,其中三分之二是獨立的水泥粉磨生產經營企業,有著如此多的粉磨企業數量是一種中國特色。近幾年我國水泥需求總量基本穩定在23~24億噸,而水泥熟料產量卻呈現逐年上升趨勢,這說明市場對高等級、高質量的水泥產品需求在增加。在“十四五”行業高質量發展中,如何進一步提升中國水泥產品的質量安全是必須關注的問題;在數字化智能化的網絡時代,產品標準提升,質量監管數字化是必然趨勢,建立水泥產品質量可追溯體系是水泥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長期以來,水泥行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要側重熟料生產企業,錯峰生產、產能置換、污染物排放也多是指向熟料生產企業。然而,熟料生產與水泥粉磨是行業內的上下游產業鏈,市場上穩定的價格體系光靠熟料價格很難調控到位,行業自律離不開水泥粉磨企業。粉磨企業分會將會引導全國水泥粉磨企業打造綠色低碳、環境友好的貫標達標,也是水泥行業“十四五”規劃的重點工作內容。中國水泥協會粉磨分會愿團結所有水泥粉磨企業共同參與推進中國水泥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行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讓水泥行業在“十四五”期間繼續創新發展,取得更大的成績。
中國水泥協會副秘書長陳飛宣讀了《關于成立中國水泥協會水泥粉磨企業分會的文件》。
大會審議并表決通過《中國水泥協會水泥粉磨企業分會第一次會員大會選舉辦法》、《中國水泥協會水泥粉磨企業分會工作細則(草案)》、《中國水泥協會水泥粉磨企業分會會費繳納及管理辦法》。
孔祥忠當選為中國水泥協會水泥粉磨企業分會理事長,陳常杰任常務副理事長。分會選舉產生37位副理事長:范永斌、武慶濤、龔雷海、王虔虔、朱國平、傅神輝、鄭世東、徐力、曹永、吳國強、楊明秋、魏德平、王金祥、孔德愷、王孜豪、趙金秋、楊啟貴、周炳炎、關飛龍、鄒昆明、張廣輝、周斌杰、張銀華、楊保順、陳宣兵、楊森、范志華、袁亮國、史息平、陳先忠、潘偉胤、盛勇、劉艷麗、蔡山敏、陶正良、錢文斌、鄧民慧。郭利任分會秘書長,包瑋為總工程師。
會議上,中國水泥協會執行會長孔祥忠向新當選的分會常務副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總工程師頒發了證書。
隨后,中國水泥協會水泥粉磨企業分會召開一屆一次理事會會議。新任理事長孔祥忠在任職發言中表示,將會帶領粉磨企業分會認真貫徹黨的政策方針,推進和執行好水泥行業產業政策,以維護企業效益、行業利益為己任,共同打造一個科技創新、具有中國特色的水泥粉磨企業,在水泥工業歷史上創造我們自己的輝煌,提升粉磨企業的自信心,強化粉磨企業文化建設,讓粉磨企業擁有自豪感。
秘書長郭利提名陳飛、唐興、張慶華、孟祥友、吳端靜、蔣文華、趙輝8人為副秘書長。郭利秘書長作任職表態發言并對2021年重點工作計劃安排做了相關部署:1、發展會員,根據水泥產能核實標準,結合審查部檔案,為政府部門提供政策建議。2、建立水泥產品質量可追溯體系。3、開展綠色工廠的評價工作體系。
專題報告環節,共有15位行業專家就粉磨技術、生產管理以及綠色工廠建設等相關議題向與會代表進行了全面細致的分享。
合肥水泥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科技委主任包瑋以《水泥粉磨企業技術創新趨勢控討》作專題報告交流;全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辦公室水泥產品審查部、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質量管理辦公室主任武慶濤介紹了《水泥產品生產許可證改革及管理相關情況》;北京國建聯信認證中心項目主管張晉以《水泥粉磨企業綠色工廠創建》為題分享了綠色工廠創建的路徑和展望;國家水泥質檢中心副主任戴平以《2019-2020年全國水泥產品質量抽檢情況分析》作專題報告,匯報了2019年水泥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結果,以及2019-2020年全國各地水泥產品質量監督抽查情況;
中國水泥協會副秘書長李琛博士以《關于水泥產品質量可追溯體系建設的構想》作專題報告,強調質量追溯體系是政策要求,是水泥產品質量和安全的保障,是化解產能過剩的數字手段,有利于推進行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有利于品牌建設和打假,中國水泥協會將聯合省(建材)協會,推進追溯體系建設工作,形成自律機制,為會員企業建設追溯體系提供專業化服務。
中建材(合肥)粉體科技裝備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虔虔分享了“水泥粉磨系統技術升級及工程應用”專題報告;華盛水泥集團技術中心副經理韋傳道作“綠色工廠創建工作體會”報告;北京可視化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術副總經理鄧全亮博士作了題為“水泥粉磨企業智能化整體解決方案”的專題報告;羅克韋爾自動化(中國)有限公司中國區生態圈合作伙伴發展總監王浩分享了“水泥粉磨站的數字化轉型思考”;中國水泥協會水泥外加劑分會執行會長李江分享了“功能助劑在水泥粉磨中的貢獻”;湖南昌迪環境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發展戰略顧問錢文斌分享了“節能型水泥生料降硫助劑在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中節能減排方面的應用”;北京人眾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再宏分享了“水泥粉磨企業如何選用助磨劑”;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總院有限公司水泥科學與新型建筑材料研究院博士后唐官保做了題為“基于水泥外加劑技術手段整體提升水泥粉磨企業產品質量和生產成本”的專題報告;雷茨智能裝備(廣東)有限公司華中區銷售總監張格分享了“懸浮風機在水泥行業的節能降耗方案”;北京堅構創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袁亮國分享了《水泥粉磨20度電耗創新經驗分享》。
最后,中國水泥協會執行會長孔祥忠作會議總結。縱觀本次會議,他總結出四點收獲:第一,中國水泥協會粉磨企業分會是粉磨企業自己的組織,可以與所有粉磨企業聯手建立行業自律機制,維護行業權益,提升粉磨企業效益,來實現水泥行業現代化發展。第二,向行業內粉磨企業提供未來產業政策動向,從提升產品質量入手,特別涉及到粉磨行業標準提升,可追溯體系的建立,以及進行市場整合、淘汰落產能。第三,會議指明未來粉磨企業數字化、智能化、科技創新發展方向,圍繞創建綠色、低碳環保型粉磨企業。第四,此次會議可以稱為粉磨企業技術交流的“大餐”,會議組安排的專題報告,皆是代表了與粉磨企業技術升級息息相關的核心內容,將為未來水泥粉磨生產技術進步提升起到決定的作用。孔會長通過四個感謝為本次大會劃上圓滿的句號,一是感謝出席會議的領導和所有代表;二是感謝大會的贊助商們,為本次會議成功舉辦提供了支持;三是感謝參加會議的媒體,為大會召開前后動態進行及時的宣傳與報道;四是感謝會務組,為這次會議順利召開所付出的辛勤勞動和無私的奉獻。
會后,會務組安排與會代表們參觀三亞華盛水泥綠色工廠。
來源:數字水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