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新驅動 進無止境
——記奮楫爭先的臨汾山水水泥有限公司
水泥號稱“當代建筑的糧食”,被廣泛應用到基礎設施和城鄉建設的方方面面,托起了人類現代社會的文明。
坐落于洪洞經濟技術開發區的臨汾山水水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臨汾公司),近年來同樣為服務地方發展、解決人員就業、維護社會穩定立下汗馬功勞、作出卓越貢獻——其產品被廣泛應用于長臨高速、黎霍高速、隰吉高速、瓦日鐵路、高層建筑等省市級重點工程和民用建筑,同時走俏暢銷周邊省份,在陜西、河南、河北等外圍市場都擁有一批忠實客戶和合作伙伴。11月4日,記者一行深入臨汾公司廠區一線,實地探訪公司自成立以來矢志不渝堅持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
總投資10億余元的臨汾公司隸屬于全國大型水泥企業山東山水水泥集團有限公司。公司于2012年3月開工建設,2015年建成并試生產,2017年產品正式投向市場。公司目前擁有一條5000t/d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二代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產線(帶余熱發電),配套年產200萬噸水泥生產線。采用國際先進的預分解干法旋窯工藝,依托先進的檢測設備和技術研發水平,生產的“山水東岳”牌通用硅酸鹽水泥各項指標均優于國家標準要求,并通過質量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能源管理體系、測量管理體系認證。
創新驅動、進無止境的臨汾公司先后榮獲國家級“綠色工廠”、國家級“智能制造優秀場景”“山西省智能制造示范企業”“山西省企業技術中心”“山西省重污染天氣重點行業績效分級A級企業”“山西省安全文化建設示范企業”“山西省安全生產青年示范崗”等榮譽。
調任洪洞已有8年之久的臨汾公司總工程師杜宏偉依然操持一口濃郁的長治口音。八載時光歲月悠悠,企業一步步拔節成長發展壯大,他是見證者,更是參與者。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在杜宏偉的主持和推動之下,公司生產肉眼可見的技術迭代升級之快令人印象深刻。首先是在智能化方面,公司采用的DCS集散控制系統通過對生產全流程全要素的集成化、智能化和自動化管控,兌現了自動喂煤、自動裝車、自動打灰和自動噴氨系統等各生產過程的自動化和信息化,在大大降低操作工人勞動強度的同時,還能夠確保物料精準投放裝卸的效率質量。
提高質量,降低排放。在提升產能的同時不忘做好節能減排工作,臨汾公司用在環保領域綠色化的投資累計已經破億元。通過優化工藝,利用當地工業廢渣、包括轉爐渣、有色金屬灰渣和精煤灰在內的工業固廢作為生產原料,減少廢渣工業污染,實現資源循環利用;運用SCR脫硝氧化還原系統大大減少氨水使用量,將氨逃逸量控制到最低范圍;大范圍推廣生產車間布袋顆粒物的應用,將粉塵顆粒由原來的20mg/m3,控制在5mg/m3以內。
臨汾公司還積極探索新發展路徑,引入新技術,對生產流程進行數字化改造,使生產效率大幅提升。同時創新管理模式,構建更靈活高效的組織架構,激發員工創造力。
平臺搭建 服務創新在職工書屋的榮譽墻一角,記者看到三項涉及繼電器安裝結構、側式懸臂堆料機變頻器的安裝裝置和潤滑油站控制系統優化裝置等塑封的國家級實用新型專利證書。
臨汾公司為廣大基層員工提供創新平臺,激發員工創新熱情,鼓勵員工積極參加“五小”創新大賽、“創客中國”等創新活動。經過幾年的發展,基層員工有多項優秀成果獲獎,并在集團內部獲得推廣,其中3項成果取得實用新型專利。先后涌現出山西省勞動模范、山西省五一勞動獎章、臨汾市金牌工人等先進個人。
政府撐腰 助力創新
一流的營商環境方能孕育孵化出一流的企業和品牌。李建峰告訴記者,公司在辦理熟料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二代新型干法水泥帶余熱發電項目產能置換備案過程中,洪洞經濟技術開發區行政審批服務部工作人員多次一同前往有關部門溝通協調,為其節省大量時間和精力。
陳明英告訴記者,臨汾公司將一如既往地堅持以自主創新為動力,以科技研發為抓手,積極鼓勵職工參與生產技術改造,不斷推進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發和應用,提高設備運轉率,降低生產成本,推進資源全面節約和循環利用,助力公司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力爭早日將公司建成“國家有榮譽、行業有影響、區域是標桿”的綠色、低碳、循環、可持續發展示范工廠基地,為推動行業進步和社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來源:臨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