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 | English
自塑編公司開展“沖刺一百天、降本增效益”勞動競賽以來,各車間部門緊緊圍繞成本效益指標,開展形式多樣的勞動競賽活動。雙折邊包邊技術是制袋車間開展“降本增效”勞動競賽活動的主要項目,通過該技術的推廣使用,能夠進一步提高包裝袋體上下端強度,減輕包裝過程中的呲灰現象,防止封口紙帶來的插包慢及碎紙屑堵塞水泥包裝機收塵器問題的發生,提高包裝袋外觀質量。
新型折邊器在初期調試階段,與自動縫紉設備配合十分不適應,經常出現閥口尺寸不一,袋片輸送不同步的質量問題。制袋車間主任趙龍以“不達目的不罷休”的精神,展開技術攻關,他與質控人員每天盯在現場,反復驗證分析包邊器在輸送袋片過程中折邊存在偏差。通過改造壓袋皮帶,包邊器的走袋間距,調整縫紉機機頭速度,首先解決了袋子前端雙折,后面部分出現單折的問題。經過現場質檢人員的檢測,又發現雙折邊帶來閥口尺寸偏小的問題,為更好地適于水泥企業包裝,技術員又對折角尺寸重新做了調整,由原來的13.8cm-14cm,調整到14.2cm的標準,質控人員對整個生產過程加強監管,將閥口尺寸控制在了9.5cm。雖然加工過程取得初步勝利,但是雙折邊帶來返工率升高的問題卻依然困擾著生產。趙龍在困難面前沒有放棄,通過細心觀察,發現折邊器進袋前端坡度較小,影響輸送的均勻性,為此,他憑借自己多方考察的資料,對雙折邊器坡度反復、測試,終于將雙折邊器坡度調到了最佳狀態,大大降低了返工率。由于職工對新工藝比較生疏,前期產量有所下降,但通過開展勞動競賽活動,大家你追我趕,力爭上游,經過一段時間的不懈努力,日產量由開始的不足4萬條增加到6.5萬條,雙折邊包裝袋實驗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