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上午,濟南市委、市政府召開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大會,表彰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號召全市廣大干部職工和全體勞動者弘揚勞模精神,凝心聚力,腳踏實地,埋頭苦干,為“加快科學發展、建設美麗泉城”做出新的更大貢獻。山水廠公司制成車間設備副主任徐洪玲在大會上受到表彰,榮獲濟南“十佳技術革新能手”稱號和“五一” 勞動獎章。
多年來,徐洪玲虛心好學,敬業愛崗,務實求新,具有較強的工作責任心和使命感。先后擔任山水廠公司供料車間設備技術員、生產技術部設備主管、制成車間設備副主任。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和基層管理工作者,她自覺學習貫徹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樹立科學發展觀,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技術水平,高標準嚴要求,潛心鉆研,取長補短,逐步成長為一個技術過硬、勇于創新的技術革新能手。她在設備管理方面積累了豐富的實戰經驗,并用于生產,為企業的發展做出了較大貢獻,多次被評為山水廠公司優秀員工,山水集團優秀員工,2011年獲濟南市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三等獎。
成本控制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公司生產的利益,她積極組織車間人員對所轄設備不斷進行改造,降低成本,為企業增加經濟效益。作為一名技術骨干,她在保證設備安全高效運轉的前提下,實施了多項節能、降耗、增效的技術改造項目,收到良好效果。山水廠公司有7臺水泥磨,面對磨多、設備落后、耗能高、成本高的局面,她深入現場,對各設備運行狀態進行細致觀察,精心制定技改方案并加以實施:她在6#水泥磨系統改造中積極納言獻策,精心指導,為6#水泥磨改造做出了貢獻。改造完成后磨機節能增產效果顯著。臺時產量提高60%,磨機年生產能力比改造前提產30萬噸(按80%年運轉率計算),經濟效益可觀;改造前噸水泥電耗為34.29Kwh/t,輥壓機使用后降低了9.29 Kwh/t,噸水泥成本直接下降約5元; 降低了出磨廢氣溫度和水泥成品溫度,改善了水泥適應性;降低了磨內研磨體的平均球徑,延長磨內襯板等耐磨件的使用壽命,降低了維修費用。通過一年的使用,節約球耗39克/噸,降低維修費用34.08萬元。因6#磨技改(增加輥壓機)后大幅提產,結合水泥市場需求,公司將3米磨機(4#水泥磨)停用。為尋求經濟增長點,避免3米磨機閑置浪費,她積極調整工藝流程,用其生產礦渣粉(用于公司水泥摻加),臺時達16噸/小時,年產12萬噸,節約成本數百萬元。 她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積極提出合理化建議,改善崗位工作環境和設備運行狀態。對影響設備正常運行的地方進行小改小革,改進的部位高達70余處。例如,單倉泵的大椎墊子由普通材質改成耐溫產品,使用周期由原來的1個月延長到1年,廢氣閥由鑄鋼件改成內部貼補耐磨陶瓷材料,使用周期延長6倍。新線提升機牽引鏈條,在保證同等使用周期的前提下,由進口設備改為國產化配件,大大降低了采購成本,節約了配件費用20余萬元。1#、3#主電機聯軸器由膠塊形式改成齒式聯軸器,解決了電機振動問題。磨機的磨頭護板更換需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她在原有圖紙的端襯板平面上加設了兩條耐磨立筋,使一套磨頭端襯板的平均使用壽命延長3倍,年節約配件費約16萬元。 她積極同一線職工探討交流,尋求有效方法,解決生產過程中一個又一個難題。如解決工作現場揚塵的問題,完善了工藝操作流程,既大大降低了崗位勞動強度,改善了崗位工作環境,又提高了設備有效運轉率。多臺磨機有效運轉率多次達到100%,在集團同行業中處于領先水平。 為加強設備管理,她建議公司配備收塵器、潤滑專管員,并購買濾油機,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專管員主要負責車間23個收塵器的使用維護保養及車間大小500多個潤滑點的潤滑。利用濾油機定期對潤滑油進行過濾,保證油品的清潔,從而延長了設備使用壽命。這一成功經驗已在集團內部各子公司廣泛推廣。 徐洪玲發揮女性心細如絲的特點,多次發現大主機設備隱患,并及時處理,避免了惡性事故發生,確保了設備的正常運行,如1#輥壓機減速機斷螺栓、3#、5#主減速機齒圈裂紋等。 徐洪玲扎實肯干,務實求新,為企業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展現出了當代山水女性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