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件:A股水泥上市公司2016年報及2017一季報已于近日披露,我們選取相關樣本水泥上市公司(海螺水泥、華新水泥、冀東水泥、天山股份、祁連山、ST青松、金隅股份、同力水泥、上峰水泥、萬年青、塔牌集團等)作為樣本,回顧A股水泥板塊2016年-2017年Q1的整體經營情況。
宏觀經濟波動收窄,水泥需求維持穩定。近年整體宏觀經濟振幅收窄。地產投資增速放緩,且增速降幅減少;基建投資增速在2016年和2017Q1仍然維持高位。水泥下游需求波幅收窄。2013-2016年水泥行業整體產量維持在24億噸左右;2014Q1-2017Q1水泥產量也基本保持6.8-6.9億噸水平。 水泥供給側增強,推動價格大幅上行。2016年國務院頒布34號文后,以政府主導、協會推動促進、大企業積極參與的水泥供給側改革正式開始落地實施。當前新增產能控制到位;行政化錯峰限產嚴格執行,覆蓋范圍擴大;環保標準不斷趨嚴;企業對于盈利的訴求趨于一致,自發控產的意愿增強。行業對需求的預期趨于平穩,對產能的調控更合理,競爭更為有序。新常態下的供給側改革初見成效,推動水泥價格大幅上漲。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提升明顯。2016年水泥行業A股12家上市公司經營業績普遍大幅提升。樣本企業收入增速為11%,凈利同比增速為62%。由于盈利的持續改善以及去年同期的低基數,2017一季度相關企業業績增長勢頭更為明顯,樣本企業收入增速達41%,凈利增速711%。樣本企業毛利率、經營性現金流情況均呈現改善趨勢。
投資建議:著眼供給側邏輯,繼續關注水泥龍頭。我們一再提出,建立在產能嚴重過剩、需求穩定的基礎上,水泥行業當前的主要投資邏輯看三個維度。即短期行政限產帶來的供需錯配漲價行情;中期企業間協同帶來的行業盈利大幅回暖;長期的行業整合和產能徹底去化,帶來的龍頭估值提升。供給側仍將繼續發揮主要作用。目前價格水平下,中小企業協同難度增加,從政府環保督查,協會引導,龍頭企業主動配合的多方動作來看,淡季限產成功的概率仍比較大。近日華北5月的錯峰限產陸續開始停窯,后續價格有上調預期,我們認為華北區域水泥庫位仍將維持低位運行,同時華東區域的價格壓力也將有所降低。
如3月所述,市場對經濟和行業層面過高的預期開始調整,5月下旬將進入供需兩側的觀察期。
風險提示事件:宏觀經濟大幅下滑,供給側改革不達預期。
來源:中泰證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