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幾天,一位同志的先進事跡,正被工源公司上下熱議和傳誦著。這位同志就是工源公司熟料廠燒成二車間甲班值班長隋衛東。
2月28日,甲班負責入磨舊皮帶的卸放工作。在工作開始前,隋衛東著重強調了安全事項,同時針對這項任務,明確班組人員的分工,并由他現場指揮。在卸放皮帶的過程中,他隱約感覺到入磨皮帶所在的“天橋”有些輕微顫動,多年的工作經驗告訴他,這種“顫動”與正常運轉時的振動有所不同。他立即停下手頭的活,對整個“天橋”進行細致的檢查。他從天橋的一端開始查起,每一個固定螺栓、連接處的焊口他都不放過。他時而抓住欄桿側身查看,時而趴在冰冷的鐵板上俯身檢查。幾十分鐘過去了,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終于在天橋的另一端發現了重大隱患:皮帶桁架的兩根梁與磨房焊接的預埋件同時開焊。同時,他發現天橋平臺的這一端也下沉了近200mm,他不禁倒吸了一口涼氣:這太危險了,太可怕了!于是,他立即把這一險情向車間領導作了匯報,使隱患得到了及時的處理。
這一隱患的及時消除,為工源公司挽回了不可估量的損失。如果整個天橋坍塌下來,不僅會造成物質財產的重大損毀,說不定還會造成人員傷亡,而且恢復起來費時費力,甚者會影響生產的正常進行。
隱患險于明火,防范勝于救災。然而,有些人卻不以為然。他們認為隋衛東能發現這個隱患,純屬偶然,沒有學習的價值和必要。可我要說,持這種觀點的同志還是不太了解隋衛東的工作作風。
隋衛東是一位以“嚴”著稱的值班長,尤其是在安全工作方面。他深知“班長松一寸,職工就能松一尺”的道理。他在工作中“嚴”字當頭,對違反安全規程的職工不講情面。他常說:“寧愿職工罵幾聲,勿聞家屬啼哭聲。”是啊,嚴是生命的呼喚,松才是禍源的開端。他的這種“嚴”,其實是一種對職工的大愛,也是對企業的高度負責。他不僅嚴以待人,更是嚴以律己。他在安全工作方面,始終堅持“班前預想班中防,蛛絲馬跡不漏網”的準則。每個班他都要在班前反復強調需注意的安全事項,在班中還要把各個崗位細致地巡檢一遍,并時刻提醒職工,不要放過任何危及安全的蛛絲馬跡。在他的這種嚴格的管理下,5000t線運轉四年以來,他的班組從人員到設備從未發生過重大安全事故,為我們的安全工作做出了貢獻。
有人說:安全工作的好壞在于管理,管理的好壞在干部。這種說法,不無道理,但不全面。在企業中,值班長算不上管理干部,但他擔當的責任不容低估。他們是“兵頭將尾”,是承上啟下的聯系紐帶,是安全工作的具體執行者,是企業安全生產的第一道防護網。這張網的疏密程度,將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我們安全工作的成敗。
責任心是安全工作的靈魂。隋衛東正用他那強烈的責任心和事業心,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腳踏實地、謹小慎微地工作著、奉獻著,他在用心構筑著我們安全工作的第一道防護網,用細致入微的工作來守衛企業的財產和職工的安全。目前,在隋衛東的帶領下,工源公司越來越多的職工以安全工作為己任,增強自己的責任心和安全意識,扎扎實實地工作,為構筑起安全工作的銅墻鐵壁做出自己的貢獻!